昨日(9月21日),近期引发资本市场巨大关注的港股恒生指数再度低开,创出近1年新低,引来市场一片惊呼。不过有惊无险,随后恒生指数快速反弹回升,最终收涨0.51%,让许多在前一个交易日股价遭遇“中秋折上折”的投资者们松了一口长气。
就在此前的一个交易日,即9月20日,港股遭到“黑色星期一”偷袭,恒生指数下挫800余点,跌幅达到3.30%,一度跌破24000点。同时,港股地产股成为“重灾区”,多只地产股跌幅超过10%,更有新力控股集团股价跌幅达到87%。此外,港股银行股也出现罕见的下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市场多数观点认为,港股“中秋折上折”主要原因是受到恒大事件的影响,从而引发金融地产行业的回调,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然而,从目前中资、外资提供的对港股市场的分析来看,出现了明显的方向性分歧,这种分歧是否也暗藏着巨大的交易性机会呢?
Wind数据显示,自年初到9月15日,南向资金的累计净流入金额达到了3862.95亿港元。在居民资产配置和港股作为新经济投资“桥头堡”的双重推动下,南向资金长期流入港股趋势仍将延续。曾在25000点关口附近,抄底港股的声音不时响起,那么面对已经徘徊在24000点附近的恒生指数,是不是更值得考量了呢?
港股遭遇中秋节“折上折”
9月20日,就在A股处于中秋节小长假休市期间时,正常交易的港股却遭到“偷袭”,让人大跌眼镜。
当日,恒指低开280点后跌幅扩大,午后跌幅略为收窄,全日跌821点或3.3%,险守24000点。“受伤”最重的为地产板块,其中,港股本地地产股集体下挫。恒基地产、新世界发展、新鸿基地产跌超10%,长实集团跌超9%,龙光集团、嘉里建设、富力地产、雅居乐集团跌幅均超过6%。恒大系也跌幅居前,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跌10.24%和11.3%。最为悲催的地产股当属新力控股集团,股价直接崩了87%,收报0.5港元/股,市值仅剩17.9亿港元。
新力控股集团9月20日分时图
除去地产股,港股银行股受伤也不轻。当日,招商银行H股罕见地大幅下跌9.38%,此外,港股招商证券、民生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光大控股、中信银行等当天的跌幅也都超过了5%。同时,A50期指当日也出现盘中大跌,截至当日16点跌幅也超过3%。
下跌也同样在海外市场上演。美股周一大幅收跌,道指跌逾600点,衡量市场恐慌程度的CBOE波动率指数大幅攀升,投资者密切关注美国疫情以及有关提高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辩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下旬以来恒生指数、A50期指的同步性较高,均累计下跌超10%,然而同期(截至9月17日收盘)上证指数却累计上涨2.18%。
从沪深港通的资金流向来看,今年7月以来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在流向上也出现了相反的态势。
去年11月以来北向资金、南向资金净流入数据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7月,北向资金整体净流入A股107.62亿元,而南向资金则大幅净流出529.88亿元;8月北向资金净流入269亿元,南向资金则净流出164.56亿元。截至目前,9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251.31亿元,而南向资金仅小幅净流入4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