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烟气散排问题多次被环保部门督办;
2016年以来因环境违法被立案处罚22起,处罚金额达971.1万元;
多次投诉、数次督办,本应于2019年底解决的居民搬迁问题,督察组进驻当天才突击整改完成;
集团及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大冶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00661,HK)明明还有环境问题未整改销号,上市公司却在年报中披露:“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治理任务”……
这家公司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而是央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色集团”)控股子公司——位于湖北黄石的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有色”)。
资料显示,中国有色集团去年一年营收超过1200亿元,大冶有色就占了半壁江山。就在8月30日,黄石市企业联合会、黄石市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了2021黄石工业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大冶有色均名列榜单第一。
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生态环境方面的作为却一言难尽。
8月27日到9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大冶有色进行现场督察。督察发现,大冶有色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环境污染严重,风险隐患突出。
烟气无组织排放是居民投诉焦点
大冶有色是集地勘、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等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铜工业联合企业,铜冶炼是大冶有色的核心业务。
冶炼厂采用主流的火法冶金方法炼铜,主要生产工艺即铜精矿经奥斯麦特炉(以下简称“奥炉”)熔炼、转炉吹炼得到粗铜,再经阳极炉精炼后得到阳极铜,最后经永久阴极电解得到阴极铜。阴极铜即电解铜,是纯度非常高的铜,可直接用来做电气产品。
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硫是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特征污染物之一,刺激性很强,主要来源于奥炉、转炉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气。按照要求,奥炉烟气和转炉烟气应经余热锅炉降温、电除尘器除尘后进入制酸系统生产硫酸(硫酸是炼铜的副产品),制取硫酸后的尾气再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但督察组现场检查发现,大冶有色冶炼厂阳极铜冶炼车间熔炼炉(奥炉)烟气收集处理系统运行不正常,烟气大量泄漏。转炉车间虽建设有烟气收集处理设施,但因厂房老旧无法密闭,转炉开放式生产,收集效果差,生产过程中烟气无组织排放突出。
记者跟随督察组工作人员进入转炉车间生产作业区,一台转炉正在出料,一大团白色烟气升腾而起,迅速弥漫到整个车间上空,车间顶棚多处透风,烟气四散。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受生产工艺限制,转炉在进出料时,炉口需倾斜,导致部分转炉烟气无法捕集处理;另外,由于转炉车间厂房房顶并非全封闭,逸散的部分烟气直接排入外环境中。
而散逸到外环境中的废气若受到风向或气压等因素影响,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就会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多位工作人员均表示,群众关于“气”的投诉非常多。其中一位负责人提到,从2016年起,光12369平台记录的大冶有色关于“气”的投诉就22件。另一项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大冶有色就因涉“气”问题被环境部门处罚6次。
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5年仍未解决
实际上,早在2016年,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黄石市涉及大冶有色的四项环保问题中,转炉烟气无组织排放就是其中之一。